主页 > 哲理散文 > 正文

佘国璠 ‖ 家乡的热炕头

2021-12-09 17:27:52 来源:鑫时文学 点击:30

文/佘国璠

 

凛冬将至,寒意瑟瑟。阴冷的夜雨敲打着窗外的雨篷,也带走了我被窝里的温暖。午夜梦回,一种莫名的惦念涌上心头,不禁想起了老家那片温暖的热炕头。

 

老家地处西北陇中黄土高原。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因此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烧炕的习惯。滚烫的火炕温暖而舒适,是人们抵抗严寒的最大保障。

 

旧时,家乡人睡的火炕都是用黄土夯实的土胚和着泥巴搭建而成。因此,人们称火炕为“土炕”,可谓名副其实。记忆中,土炕依窗而建,构造简单:外形四方,大小不过四五平米,中空。炕面承重由内部几排呈人字形的土胚巧妙支撑,将力学原理发挥到了极致;土炕加热方便,只要在室外屋檐下的炕洞填充柴禾点燃,土炕就会慢慢热起来,烟囱自然就冒烟。平日,炕面上的一张竹席遮住了它贫瘠的身躯。

 

火炕看似粗陋土气,普普通通。可在庄稼人心中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千百年来,纵然是竹篱茅舍、家徒四壁的贫苦人家,但只要屋里有了一铺热炕,整个家就是温暖的,就能庇护一家人熬过那漫漫寒冬。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黎民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和期盼亦是“三垧土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由此可见,一铺热炕就是“家”的象征。有了土炕,才有了男人们为一家生计的四处奔波;有了土炕,才有了女人们为家庭任劳任怨的辛勤付出。皇天后土,一铺土炕带给庄稼人的永远是弥漫着泥土味的温暖和踏实。

 

在曾经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手头拮据的人们买不起偎炕的煤炭。只好就地取材,晒干的牛、驴粪是冬日烧炕材料的首选,能为土炕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还有小麦的麦秸和玉米秆也是可供烧炕物资的重要选项。可这两样也是冬日农家人喂养牲畜的重要饲料。因此,为了达到人、畜和谐共存,勤劳的农家人早早地就操劳上了,在每个深秋起风的早上,将村道中、田野里随风摇曳着的枯枝落叶一次次的收拢回家,晾晒风干后堆积起来,再和上从野外地埂或苜蓿地上铲来的细碎的枯草和自家的牛、驴粪,这些就是农家人冬日烧炕柴禾的最佳搭配了。

 

民谚有云:“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铺土炕就是庄稼人身心的歇息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立冬”犹如吹响时令的号角,将终日劳碌的人们从田间地头聚拢到了一盘盘农家热炕头。冬日,呼啸的西北风中夹杂着雪花在空中飞舞。这时,村庄家家屋后的炕烟袅袅升腾,漫过山梁、沟壑。这是上世纪90年代家乡人傍晚烧炕时的景象。也是至今留在我记忆中的一幅温馨的江山乡村冬日图。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温暖的土炕也总是聚拢着全村最旺的人气。人缘极好的二婶家每天的热炕头是左邻右舍中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天堂,她们东家长西家短,总有谈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心事,一个个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被抖搂出来,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冬日时光就在这嘻嘻哈哈中悄悄地度过;村头二爷家滚烫的土炕则是村里男人们的最爱,晚饭后,几根斑驳的旱烟锅凑到一起喷云吐雾,时而谈天说地聊收成,时而说古道今论英雄,口无遮拦地评价着前三皇后五帝的功过是非。也有眯着眼不说话的,双手缩到棉袄筒里,打着甜香的盹。享受着土炕的温情,消遣着漫长的冬日时光……夜深了,意犹未尽的庄稼汉吸溜着鼻子,借着星光各自回家,留着未尽的话题来日再叙……

 

 

流年似水,远去的不仅是日子,还有热炕头陪伴的快乐时光,成长也意味着失去。我降生在老屋的土炕上,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因此,土炕就是我成长的摇篮。从记事起,我总喜欢依偎在祖父的怀抱里听他讲故事。祖父虽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旧式农民,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时常会给我讲起他从说书人那儿听来的民间传说和英雄人物的故事,经过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时常逗得我哈哈大笑。祖父喜爱抽烟,一杆尺余长的旱烟锅总是火星闪烁,寒冷寂寞的时光也随着袅袅升腾的烟雾悄悄溜走。

 

羽翼渐丰的童年时光,贪玩的我很少在家呆着,每个雪花飘飘,北风啸啸的日子,总喜欢约上一帮小伙伴在雪天里疯跑,在旷野里打雪仗,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堆雪人……虽然在外面玩得很过瘾,但只要一回到家,祖母就赶紧招呼我脱鞋上炕暖暖,冻得发木的手脚放入炕头的棉被中,温暖瞬间包围过来,在不知不觉中就做起了香甜的美梦。

 

记得小时候,冬日温暖的炕头也是母亲为我们赶制过年新鞋、新衣的阵地:寒冬腊月,冰天雪地,忙碌了一季农活的母亲终于可以坐在温暖的炕头上给家人赶制鞋子,厚厚的鞋底,每一针穿引都很不容易,套在母亲手指上的那一枚已经泛白的顶针,给每一针穿行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不过针尖还是很快老钝下来,母亲便执起针柄,在她那一头花白的头发上,一连向下拉磨几下子,然后又接着纳鞋底了……

 

待母亲连夜赶制出来的每一双布鞋,整齐地码存在炕边依墙的老式板柜上。年就近了,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剪出各种图案的窗花,并在炕的三面墙上贴上新买的炕围子画。再将新打的炕毡铺在平日光秃秃的竹席上,最后再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炕上收拾得干干净净……让清苦农家的年,格外喜庆。除夕夜,一家人坐在热炕头上守岁迎新、吃饺子。夜已深,大家意兴阑珊。可一旁的祖母已经开始打盹,惹得我们姐弟偷偷笑她。父亲招呼一声说:“把枕头拿过去,让你婆睡好!”

 

祖母突然醒了,又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大家聊上了,没过多久,又开始打起盹来……

 

时光匆匆,仿佛就是在温暖的炕头上一打盹的功夫,祖父、祖母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少年时代,进城读书。寒假临近,母亲就早早地为我烧热了老屋的土炕。一回到家便可坐在温暖的土炕上,一边读着那些令人刻心铭骨、荡气回肠的侠义故事,一边吃着母亲为我变着法地做的各种美食。此时,温暖的土炕也成了母亲烹制各种美味的天然暖箱,常见母亲将蒸馍的发面用瓦盆扣好,一夜就发的暄腾腾的。还有过年要吃的“酒醅”蒸熟的麦谷,拌上酒曲,放在炕头,一个对时就甜香甜香的了……清贫的农家小屋,因为有了土炕上飘逸着的书香和美味,日子也就有了盼头和希望……

 

长大后,告别了土炕,从此便有了远方和心中的故乡!

 

“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纵然历经千辛万苦、纵使跨越千山万水。每逢人阑夜静。我仍会想起家乡的土炕,想起那段与土炕为伴的日子。我怀念老家的土炕,就如久离故土的江南人怀念他们的旧弄堂一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一盘温暖的土炕,曾是北方劳动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寒冷的冬季相抗争的发明和创造。也是人们征服自然、改善生活的一个历史见证。遥想远古先祖从洞穴里到地面,从室外“烧地卧土”到室内搭炕取暖的演变过程,无不见证着先祖们的聪明智慧和艰辛探索。

 

尤其是现代农村,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人们从茅草房到楼房,由火炕到床的过程,就如远古人从洞穴里般到地面的进程,这是时代的一大进步。但是,告别了大家围坐一起有说有笑的温馨场面的土炕,便感觉少有了一种乐趣,以及一种情感的缺失。

 

家乡的一盘盘土炕啊!你就是一个个农家母亲的胸膛――看似贫瘠的身躯却总是蕴藏着惊人的能量,你倾其所有,托举起一个个家庭和孩子的梦想,将他们送入了车水马龙的城市,住上了富丽堂皇的“洋楼”,睡上了柔软舒适的“席梦思”。可你却依旧和斑驳的老屋相依为命,任凭岁月的风霜在你身上留下道道伤迹。可你总是用坚守和信念为你的孩子们守候着一方安宁。用母性的温情和宽厚仁慈接纳着每个失意和受伤的孩子,让他们把多少人生的苦恼与失意都想开,又重新赋予了他们对生活的爱心与激情!  

 

家乡的一盘盘土炕啊!你曾装扮着村落的繁华和温度。将一个个在你温暖的怀抱中长大的孩子教育成永不忘本的人,不管他们走多远飞多高,也永远飞不出你手里拽着的那一根“线”。因为,你曾留在他们身躯上的一个个烙印就是如影相随的“胎记”教会他们如何拼搏和感恩……

 

家乡的一盘盘土炕啊!你曾是这片黄土地上的主人,可无情的岁月却苍老了你的容颜,让你变成了这片土地贫穷的象征――逃离就成了义无反顾的抉择……而你再次选择沉默,忍受着村落的苍凉和失落……可在一个个游子心中,你早已升华成了永不坍塌的丰碑……

 

回过头,望故乡。是因为故土还有一张承载着我们无数难圆旧梦的土炕。莫忘袅袅炕烟里,那是母亲唤儿暖炕声……

 

作者简介:佘国璠,70后,甘肃秦安人,现居浙江宁波。数控工程师。业余爱好阅读、写作,相信思想的力量。偶有文字见诸网络、报刊。


长春什么医院能治癫痫病
哪个医院对癫痫治疗好
吉林治癫痫医院哪家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