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人故事 > 正文

【客栈连载小说】红尘孽债:梧桐巷(三十四)

2022-04-26 11:31:23 来源:鑫时文学 点击:9

三十四章

怎么能让吴思和小雪断旧情,爷爷盘算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是没有好时机付诸实施。

一天下午,大头理发店的门口来了很多人看热闹,爷爷以为大头和小雪又吵架了,他担心儿子和小雪的事情暴露出来,便紧张地来到门前张望。原来大头和小雪拿了把锯子,正在锯门前一株老桑树靠近窗前的树枝。街坊邻居都在规劝大头,这棵老桑树很有年代了,长到今天不容易,你们不能锯掉它。很多人都是看着这棵桑树长大的,对它很有感情。“大头,这棵树长得多好啊,你怎么舍得锯掉?我们小时候还爬在树上玩,摘桑果子吃,你忘了吗?”大头一个小学同学惋惜地说。

原来小雪听了一个来理发的顾客说,你家理发店不景气,是因为门前这棵桑树作的怪。桑的谐音就是丧,不吉利。自从大头打了张部长以后,理发店就日渐人少,衰败起来。大头和小雪整天愁眉苦脸,找不出小店衰败的原因。听了这个顾客一说,信以为真,便要动手锯掉门前的老桑树。

不知何年何月,大头家门口长了一棵古老而沧桑乔木桑树。这棵老桑树的树干像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可是它繁茂的枝叶又像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扭曲的树干先是向北弯曲,然后又像西弯曲,最后向南延伸了出去,好像只有南半天才能突出重围,只有南半天才有生存的空间,才能得到自由发展。尽管树干曲折,树皮凹凸不平且颜色苍白,好在它枝繁叶茂,厚厚宽宽的桑叶在阳光下,油光发亮,亮得像一面镜子,像一张张少女的笑脸。绿叶的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梧桐巷的老百姓特别喜爱这棵老桑树,认为它隐藏了虞姬的神识,认为它和梧桐树是梧桐巷的保护神,是梧桐巷的骄傲。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大头的爷爷来了,大骂孙子不知好歹,这棵树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神树,不能动。大头和小雪这才作罢。

爷爷也反对大头伐树,可是他不好直说,于是他灵机一动把大头请到家中,问了理发店的经营情况:“大头,你的理发店现在生意怎么样啊?”

“唉,不提了,原来还说得过去,现在来理发的人明显少了。照这样下去,恐怕难撑到年底呢。”肖大头叼着香烟,踏着拖鞋,光着膀子进屋了。

“我看都是你那次打人闹事的不好,和为贵,做生意最讲的就是一个和字,和气生财嘛。你呀,就是脾气不好,你那么一闹,今后还有谁敢找小雪理发。生意不好与树有什么关系呢?

“再说这桑的谐音是尚,这尚是崇高的意思,这棵桑树是我们梧桐巷人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象征,它为我们梧桐巷增添了灵气,成为我们这里的一道风景呢。现在很多人来梧桐巷就是为了看梧桐树和这棵老桑树呢。”

“大爷,您说得对,都怪我一时糊涂。那天我也不该和小雪吵架,难怪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要是肚量大一点就好了。现在想想还是小雪说得对,是肉啊,吃了没有了?哎,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有一个想法,能帮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大爷,您德高望重,我听您的。”

“我问你,那理发店一年能挣多少钱?”

“以前我两口子忙死忙活,也就能挣七八千块,只够养家糊口的,现在就难说了。”

“我呢,想帮你一把。”

“那太好了,大爷怎么说都行。”肖大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爷爷的话。

“我想把你的理发店租过来,你再把另外半间也腾出来,开一个小吃铺,租金一年给你10000块。小雪呢,我也请过来帮忙,每月工资300块,你呢也落个清闲。”

肖大头听了爷爷的打算,满心高兴,终于看到了救命稻草,顿时两眼发光,紧抓不放。但转眼一想,这租金有点低了,吴大爷是开诊所的有钱,能多要点租金也是好的。

“吴大爷,您的法子不错,我大头谢您了,不过这租金能不能再加一点,另外,我还要回去跟小雪商量一下,只要她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定。”大头满脸堆笑。

“这样吧,你和小雪商量一下吧,租金再多这个铺子也就没法开了。”

“那好,那好,我现在就去找小雪。”

肖大头立马找到了小雪,把爷爷的想法和她说了。

小雪感到租金还挺高的,自己每月还可以挣300块,一年可收入13600元,比原来理发多了五六千。可是没有理发店了,我和张部长的关系不就断了?唉,这么一闹,就是请他也不能来了。听说他要调到市里了,不过断了与张部长的关系,还可以和吴思接上旧情呢。小雪想到这里,又转忧为喜。满心高兴地说:“大头,幸亏吴大爷拉一把,要不这理发店还有什么生意。都怨你这个炮打枪冲的。租金不低,那就租赁给他吧。就是我的工钱少了点,要是能够再加点就更好了。”

肖大头见小雪点头同意,立刻来到了爷爷这里,告诉了爷爷,同意将理发店租出,就是小雪嫌工钱少了点。

“那就给小雪每月350元吧。”爷爷要求肖大头,“你要做好准备,小吃铺就等着开张呢。”

肖大头矮矮的个子,宽宽的肩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小腿,两个膀子纹有两条龙,活像一个甲壳虫,摇摇晃晃地走了。第二天肖大头才明白过来,小雪为什么不要加租金而是要加工钱,原来租金属于我们俩的,工钱属于她的。这个女人太精明了。

吃完晚饭,一家人无事,爷爷抱着重外孙子,将家人招在一起,说了开小吃铺的事情。

“他爹,我们能把诊所开好就不错了,还有精力开什么小吃铺?”奶奶听了颇感意外。

“开个小吃铺好是好,就是家里的人手不够,吴明、吴亮还小,要人照顾呢。”妈说。

“小吃铺能开,就是租金给得太高了。”姐姐插话。

“这诊所由我负责,小吃铺由奶奶负责。人手不够,可以把邻居朱奶奶和荷花请过来,再加上小雪,我看够用的了。这样,小吃铺可以为诊所服务,就算不挣钱,也能给诊所增添生意的。”

经爷爷这么一说,事情就基本定了下来,只是奶奶有点勉强。

爸爸弄不清爷爷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他缄口不言,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

夜里,爷爷在床上把心事和奶奶说了。奶奶听了才恍然大悟,“醉翁之意不在酒”,开小吃铺是假,意在防吴思和小雪旧情重温,死灰复燃。为了这个家,老爷子真是费尽了心血。她由勉强同意立刻变成一个热心者,并积极行动起来。

奶奶开缝纫铺是一把好手,赢得了顾客的称赞。小吃铺的开业又一次调动了她的智慧,首先给小吃铺起了个意味深长的名子——杏林吃铺,然后确定了小吃铺的经营项目——面条、水饺、小笼包子、酸辣汤、茶叶蛋等,由于小店定位恰到好处,加上服务热情,货真价廉,一时间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特别是很多乡下的病人看完病,顺便吃了饭,花钱不多,很受他们的欢迎。结果杏林小吃铺和诊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开始爸爸还暗暗窃喜,本以为开了小吃铺和小雪接触就方便多了,大隐隐于市。哪知奶奶、妈妈和小雪整天在一起,他们根本没有机会相聚,现在才明白爷爷的用意。

一天,一位乡下农民带孩子看完病,来到了小吃铺,拿出了仅有的五毛钱要买一碗面给孩子吃,可是小店的面条是一块钱一碗,这可以难为了荷花。

事后荷花和奶奶说了此事,奶奶就和荷花、妈妈商量,将面条做成三种档次,普通的阳春素面为五毛一碗,鸡蛋面,每碗一块,肉丝面每碗两块。这样就可以照顾不同的消费群体,方便了顾客。

朱奶奶看到小吃铺的顾客大多是来就诊的病人及家属,于是她给奶奶建议,凡是在诊所买药达到10元的,就可以免费吃上一碗阳春素面。这样看起来小吃铺的成本大了,但诊所的处方外流少了,诊所的收入增加了,两者合起来,总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她还建议普通药降价,名贵药加价,既满足富人看病的心理要求,又让更多的穷人看得起病。

到底是朱奶奶见多识广,她的这个办法还真的有效,以往有不少病人拿了处方不拿药,现在大为减少了,诊所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看诊所的兴隆与否,有经验的人不是看就诊的人多与少,诊所的门面是否大,而是听听药杵的撞击声。只有捣桶里传出来的声音不断,才是真正的兴隆。

我家诊所最兴旺的时候,同时用三个捣桶,药杵的撞击声此起彼落,声声不断,构成了和谐动听的交响乐,好像宫商角徵羽音齐全,听了让人兴奋不已。

每当我听了繁忙的药杵声,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天又是好日子!

全身代谢障碍能引起癫痫吗
失神性癫痫病治疗去哪较好呢
南京癫痫病治疗医院